中國香港男子十五人欖球隊踏上2027年欖球世界盃之路
.jpeg)
發佈於 [日期]
全職合約球員前往日本參加訓練 與當地職業球隊寓賽於操
【香港,2025年9月26日】: 隨著中國香港欖球隊在今年7月歷史性地獲得首個男子欖球世界盃的參賽資格後,中國香港男子十五人欖球隊將於10月前往日本進行訓練和參與兩場比賽,為2027年在澳洲舉行的世界盃作準備。
這是中國香港欖球隊自獲得2027年欖球世界盃參賽資格以來的首場比賽,標誌著球隊在備戰世界盃的過程中,將會參與更多不同的國際比賽。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欖總)目前已與34名球員簽約成為全職或兼職運動員。隨著欖總將十五人項目轉型為全職運動員計劃,並準備在兩年後與世界頂尖球隊一較高下,更多球員將根據其工作或學業安排加入港隊。
目前已簽約的34名球員主要是在上賽季贏得亞洲欖球錦標賽並晉級獲得2027年欖球世界盃資格的核心成員,他們將與幾位來自海外的香港合資格球員會合,一起前往日本集訓。
這支集訓小組包括16名前鋒和18名後衛球員。
「我們一直以招募大約35名簽約球員為目標,但這還不是完整的球隊成員。」欖總欖球技術及精英教練水平發展總監杜格斯( Andrew Douglas) 表示,他曾帶領球隊獲得欖球世界盃資格。「我們特意為其他球員留出空間。我們知道欖球界有很多具潛質的球員,如果他們都有意參加,我們不會拒絕任何能夠提升球隊表現的合資格球員。」
他續說:「最近也有一些主力球員因有其他任務在身而未能加入這個團隊,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將來不會為我們效力。他們一直是中國香港欖球隊的優秀球員,我們的大門永遠為他們而開。」
杜格斯表示雖然這支球隊成員的組成主要以幫助港隊首次獲得欖球世界盃資格的核心陣容,但欖總在選拔過程中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說:「我們沒有倉促行事。在七月獲得資格之前,我們無法做得太多,而之後我們必須與那些正在工作、有其他職業合約、需要通知期的球員們簽約。對他們來說,在成為職業欖球員前,也有很多事情需要考慮。我們必須等待大多數球員完成他們的職務,而這也是非常合理的,因為我們希望球員們都能夠遵守承諾,而不是一個未能貫徹始終的人。」
「就我們的準備工作而言,情況並不理想,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現在,作為教練,我們必須全力以赴,讓球員們盡快適應,」杜格斯補充道。
杜格斯表示球隊的速度和球員們的融合是今次集訓的重點:「這次集訓對於鞏固我們的比賽計劃,讓球員們盡快適應11月的比賽節奏至關重。球員們也可以透過集訓認清自己的定位、目標和強化球隊的信念。」
對杜格斯來說,球場上的目標同樣清晰:「在過去幾個月,我們的教練團隊花了大量時間完善我們的比賽模式,並專注於我們需要取得成功的範疇,以達到欖球世界盃所需的水平。」
「我們的比賽模式建立在擊敗世界排名在我們之上的前八支球隊,並理解我們的取勝之道。我們在亞洲取得成功的方法,在那個級別的比賽不會奏效,我們都深明這一道理,但我們擁有一群充滿熱情和渴望取得佳績的球員,他們有能力與西班牙、葡萄牙和烏拉圭等列強競爭。」
「在現實的層面上,我們未有能力擊敗新西蘭或南非,但在我們的分組中將有四支球隊,如果我們能贏得一場比賽,那麼最好的第三名球隊也能晉級16強。在世界盃上贏得一場比賽本身就是一項成就,但我們必須雄心壯志,給自己一個機會。」
杜格斯說:「在日本進行兩場比賽將有助於我們在球場上取得進步,也將強調團隊的力量。新西蘭曾在欖球世界盃上以100分的優勢擊敗日本隊,而現在日本隊一直能夠擁有參加世界盃的資格,也連年晉級至八強賽事。」
目前所有34名簽約球員將前往日本集訓。球隊將於10月10日出發,首場比賽將於10月11日在福岡對陣日本甲級聯賽球隊廣島Skyactivs。隨後,球隊將前往沖繩進行為期一週的訓練,並於10月18日對陣LeRIRO福岡,次日返回香港。
此次備戰之旅恰逢其時,地理位置也恰到好處。香港隊將在10月24日與日本甲級聯賽球隊進行一場友誼賽,這場比賽將是啟德主場館有史以來的首場國際十五人欖球比賽。
前往日本集訓球員包括:
前鋒
Sunia FAMEITAU (HKU Sandy Bay); Faizal SOLOMONA (HK Scottish); Zac CINNAMOND (HKU Sandy Bay); Rory CINNAMOND (HKU Sandy Bay); James HOLMES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Calum SCOTT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Harry BARON (HK Scottish); Max MURPHY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Dana FOURIE (HKU Sandy Bay); 蘇禮文 Kyle SULLIVAN (USRC Tigers); Joshua HRSTICH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Tyler McNUTT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Jack BARTLETT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Pierce MACKINLAY-WEST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James SAWYER (Valley); Lachlan DOHENY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後衛:
亞伯積 Jack ABBOTT (HKU Sandy Bay); Brendon NELL (HKU Sandy Bay); Gregor MCNEISH (HK Scottish); 徐葦立 CHUI Wai Lap Eric (Kowloon); Joseph BARKER (Kowloon); Thomas HILL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Isaac CAMPBELL-WU (Valley); Ben AXTEN-BURRETT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Guy SPANTON (HKU Sandy Bay); Marcus RAMAGE (HK Scottish); Murray BRECHIN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Elliott QUINTON (Kowloon); Dylan McCANN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Matt WORLEY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Pene SMITH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James RIVERS (HK Scottish); Harrison KING (HK Scottish); Charles HIGSON-SMITH (Hong Kong Football Club)
管理團隊:
杜格斯 Andrew Douglas, 欖球技術總監
Logan Asplin, 主教練
Lewis Evans, 教練
Marno Meyer, 教練
Pete Nugent, 肌力與體能訓練教練
袁健濠, 分析員
張浩甯, 球隊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