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欖球總會表彰新入選名人堂人士及榮譽會員
.jpg)
發佈於 [日期]
上周六,中國香港欖球總會舉行就任儀式和慶祝午宴,由中國香港欖球主席蒲敬思和行政總裁華哲思代表歡迎中國香港欖球總會名人堂新入選人士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同時表彰兩位最近離任的董事會成員。
活動在啟德帝盛酒店舉行,隨後眾人前往啟德青年運動場,作為中國香港男子15人欖球國際邀請賽的特別嘉賓,活動期間我們亦公布未能出席的入選者名單。
欖總名人堂(HALL OF FAMERS)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名人堂的成員,在最高水平的本地和國際賽事中,取得卓越的戰績,同時展現出誠信、體育精神和良好品格。
對於提升欖球運動的聲譽和影響力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如在管理、教練和裁判等領先有突出表現,也會被考慮列入名人堂。
潘栢茵
潘栢茵曾是 110 公尺跨欄運動員,她作為翼鋒及後衛的欖球生涯同樣以速度制勝。 2009至2017年間,她代表中國香港女子15人欖球代表隊出賽18次,其中包括參加2017年女子欖球世界盃,以及2010、2014和2018年三屆亞運會。潘栢茵因膝傷提早退役後,投身球證行列,繼續為欖球運動和社區帶來影響。
吳偉成
吳偉成身型高大,最初是一名足球運動員,投身欖球運動後擔任支柱,在2008至2017 年間為中國香港男子15人欖球代表隊出賽51次 — 對於「中途轉換跑道」的球員來說,這已經很不錯的數字!他首次代表港隊出場是在於2008 年1月,最後一次出場是在2017年8月,對陣肯雅。
鄭芷婷
鄭芷婷(Candy)是欖球運動的榜樣,她服務球隊11年,40次代表中國香港七人欖球隊出賽,當中包括2008至2017 年間連續10年出賽年度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從欖球代表隊退役後,Candy仍致力回饋欖球界,目前是雞糊欖球會的現任主席,並有望成為世界欖球總會三級教練及教育工作者。
鄭家慈
鄭家慈名副其賁是中國香港女子七人欖球隊之王,她的影象經常出現在欖總的廣告板或行銷素材上。在鄭家慈11年的職業生涯中,她於2008至2019 年期間代表港隊出賽七人欖球比賽8次,以及2010、2014及2018和3次參加亞運會,代表15人欖球隊出賽共23 次,其中包括參加2017年欖球世界盃。
Dean Herewini
Dean 通常被親切地稱為「Deano」,是中國香港欖球界的知名人物,他致力推動和支持本地欖球運動,特別心繫女子欖球發展。他的女兒凱亞(Kea)獲選入代表隊參加國際賽事(擔任第一排),他為女兒感到無比自豪。 1998年,Dean 參加了環太平洋錦標賽(Pacific Rim Championship),四次代表隊出賽,出戰在香港、日本、加拿大和三藩市舉辦的賽事。Dean也曾於2015至2016年執教女子代表隊。
Nick Hewson
Nick Hewson奉獻欖球運動,在2009至2018年間,他代表男子15人欖球隊出賽58次,數量之多令人讚嘆。他第一次代表港隊上陣的賽事要追溯至2009年12月歐洲訓練賽,對陣德國隊;他在2013至2017年期間擔任隊長。Nick 最後一次代表中國香港15人欖球代表隊上陣是於2018年11月在法國舉行的「欖球世界盃復活賽」,面對加拿大。除15人欖球以外,他亦為七人欖球代表隊上陣23次,第一次亮相於2011年婆羅洲舉行的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他亦曾代表港隊出賽在倫敦舉行的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賽事,以及在俄羅斯舉行的欖球世界盃比賽。值得一提,Nick參加過三屆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岑惠心
岑惠心為球會雞糊和中國香港代表隊同樣擔任傳接鋒,備受讚譽。在2009至2019年期間、投身欖球運動10年間,為七人欖球代表隊出賽35 次;她曾六次登場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另參加2010和2014兩屆亞運會。至於 15人欖球方面,岑惠心 2009至2018年間,代表15 人欖球隊出賽13 次。她首次代表15人欖球代表隊登場是於2009年11月舉行的世界盃外圍賽,對陣哈薩克,最後一次參加國際賽則於2018年11月,對陣威爾斯。
Tom McQueen
Tom McQueen 是七人欖球的王者,在2008年至2021年間的職業生涯中,他代表港隊出賽40次。他參加了兩屆欖球世界盃,七次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此外,他還在2014年亞運會為港隊贏得一枚銀牌。
榮譽會員(HONORARY MEMBERS)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榮譽會員均具優秀品格,並致力推動香港欖球運動的發展,努力不懈。
Alan Smith
Alan 於1970年1月來到香港,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從事金融服務領域。憑藉對欖球運動的熱愛及與主席鄧樂勤(Peter Duncan)的友誼,Alan 在短時間內介入協調,促使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成為1998年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的冠名贊助商。此後,該銀行連續14年擔任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的冠名贊助商。另外,Alan於1998至2004年間亦擔任中國香港欖球總會副主席,並親自為欖總學徒計劃提供獎學金。值得一夫,Alan很榮幸地於1994年被任命為香港太平紳士。
林鄺蘭香
林鄺蘭香自1998年初接觸欖球運動,當時她的兩名年幼孩子參與小型欖球運動。她曾擔任香港小型欖球總會副主席及主席,並為本地U12女子比賽創設了著名的「林鄺蘭香盃」。 2010年,林鄺蘭香擔任南華會銅鑼灣欖球會委員會成員和少年欖球隊代表,協助組織了 2,610 名年輕球員參加一項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的錦標賽。此外,在2015至2020 年期間,林鄺蘭香擔任中國香港欖球總會董事,也曾任港協暨奧委會代表。
祁孟年(Martin Kibble)
除在香港龍隊擔任中鋒(偶爾擔任傳接鋒),祁孟年曾為中國香港欖球總會擔任社區經理,並服務董事會六年,包括四年的董事會秘書。自2009年以來,他一直擔任中國香港男子七人欖球代表隊的球隊經理,並經常為在香港舉行的賽事提供支援。
Ruth Mitchell
Ruth Mitchell曾為15人及七人欖球代表隊成員,並擔任七人欖球代表隊隊長。在她的職業生涯,她榮獲多項獎項,包括1994年香港欖球總會年度最佳球員、2000年香港欖球總會特別獎、2011年亞洲欖球風雲人物獎和iRB年度風雲人物獎,以及2012年香港欖球總會鄧恩獎(Joel Dunn Award)。Ruth Mitchell在香港欖球總會董事會任職11年,並擔任香港女子七人欖球賽( HKWR International 7s tournament)的主席。另外,她赴英國特威克納姆參與制定iRB 策略計劃,促使七人欖球成為奧運運動項目。
Richard Cooke
請注意,Richard Cooke已被提名並認可為榮譽會員。由於他目前擔任董事會成員,因此這項榮譽將延遲至他卸任後方可生效。
董事會成員
活動亦表彰兩名最近卸任的董事會成員,感謝他們對中國香港欖球總會的貢獻。
Olly Stratton
Olly Stratton自1988年移居香港以來,一直在這裡生活和工作,並積極參與香港的欖球運動發展,至今已超過30年。抵達香港後,他加入華利欖球會,參加社區聯賽及「老將」欖球比賽。2010年,他擔任U5球隊的教練,專注華利Fort小型欖球的發展。2014年至2017年期間,他擔任Valley Fort主席,負責監督所有小型及青少年欖球的發展、社交及商務活動。隨後,他被選為香港小型欖球總會主席,於2017年至2022年期間履行職務,領導本地小型欖球發展項目。該項目涵蓋21個球會,超過4,000名年輕球員、家長、專業教練、管理人員及球證。在這些崗位上,Olly與中國香港欖球總會及整個欖球社區的利益相關者密切合作,不遺餘力。
Robert Esser
Robert Esser在香港首次接觸欖球運動是於2003/4賽季,當時他帶著兩名U6孩子在DeA猛虎欖球會擔任教練。他於2004年加入球證協會,並在接下來的十年繼續為DeA執教小型欖球隊,同時代表球會部參加女青少年欖球委員會。在此期間,他還考獲1級及2級世界欖球總會教練及球證證書。從 2004年至今,Robert Esser為眾多級別賽事執法,他在職業生涯中為超過 500多場成年及青少年組別賽事擔任球證。